主页 > 校园服务 >
赵作斌谈成功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07-08-26  阅读次数:
为探索强校之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专门对中外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该校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这种培养方式与一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是以培养成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日前,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
  问:面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激烈竞争,您认为一所大学应该怎样保持各方面的竞争优势?
  答:人类社会进入
21世纪,科技加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科技加速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出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只有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能否培养出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取决于大学教育是否顺应时代的要求,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第二,科技加速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要求大学教育在人才素质结构上必须更加重视非专业素质。世界观、价值观、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思维方法、实践能力、人格品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日显重要。
  第三,科技加速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出以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成功素质人才。而我国现行大学教育的某些固定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成功素质教育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传统的大学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了扬弃,它要求大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以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成功素质,从而使其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社会价值得以彰显。
  问:您这个成功素质教育提出的依据是什么呢?
  答:尽管素质教育得到重视与推广,但我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十分明显:第一,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第二,没有形成相应的实践体系;第三,现行的素质教育主要侧重于中小学;第四,现行大学素质教育远未形成一种教育理念与模式。
  现行大学素质教育,由于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特点的深入研究,因而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侧重于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非专业素质教育。由于应试教育固有的弊端及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加上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素质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思想素质方面,突出表现为缺乏远大理想、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社会公德、法律意识;在心理素质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脆弱。其二,即使在专业素质教育方面,也侧重于理论而忽视实践。比如在学生能力素质方面,主要表现为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

  正是在对现行素质教育的全面审视中,成功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成功素质教育能够克服现行大学素质教育的不足,使空泛素质教育变成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构建起全新的以塑造学生成功素质为目标的办学模式、教学模式、训练模式、培养模式、测评模式,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大学素质教育实践体系。
  问:成功素质教育都有哪些特点?它的理论构架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成功素质教育以现代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成功学、人才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伦理学、管理学、素质教育理论、系统论等学科群为理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成功素质教育观认为,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传授知识只是手段。学校的一切活动、一切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最终目标。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成功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认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学生个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力。考进重点大学的学生不一定能成功,在一般院校的学生不一定不成功。相反,在一般院校学习的大学生成功者比比皆是。学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校,准确地说,在于教育者和培养模式。通过成功素质教育的分类培养,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或个人理想。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成功素质教育主张学术民主,主张教学相长。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探索者、研究者,师生关系首先是朋友关系,学生有权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教师应鼓励学生的批判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师生关系观。
  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
要我学我要学。学生要带着疑问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学习观。成功素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方法、训练思维、开启智慧。因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方法就没有智慧。成功之路的差别是方法的差别,一般人与天才的区别主要是思维方法的区别。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教学观。
  成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习、实训,认为文科的学生要在图书馆
出来,工科的学生要在实验室
出来,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观。
  问: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答:一共包括八个方面:一是超前发展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发展必须超前,大学教育更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超前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实现超前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大胆改革、标新立异、打破常规。

  二是创新教育理念:创新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要取得成功必须创新,创新才能获得成功,创新是成功素质的核心素质,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全体师生的创新素质。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教育必须不断地进行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三是实用教学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认为,教学最重要的原则是
管用、够用、适用,即三用原则。
  四是系统教育理念:成功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培养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主张在办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
一个特色、抓好两个课堂、立足三个阵地、依靠四支基本队伍
。一个特色,即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两个课堂,即专业素质课堂和非专业素质课堂;三个阵地,即学校、家庭、社会,在三个阵地中,以学校为系统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协助教育,帮助学生成长,还需利用社会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四支基本队伍,即教师队伍、素质导师队伍、科研实验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成功素质教育强调充分发挥四支队伍的重要作用。
  五是实践至上、知识为本理念:成功素质教育不仅不否认知识的重要作用,而且认为知识是形成和提高非专业素质的基础。它同时认为,实践出真知。素质不能直接传递,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内化而成。因此,成功素质教育主张文科的学生要从图书馆和社会里
出来,工科的学生要从实验室和工厂里
出来。
  六是学生至上、教师为本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师资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实现超前发展的关键。学校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就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至上也是一句空话。

  七是因材施教的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生人人都可能成功,但同时又承认人的素质基础和素质特长的差异,主张因材施教。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确定素质培养的目标和方法。
  八是从严治校的理念:塑造学生素质必须从严治校。一个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是
出来的。从严治校要求制度高于一切、大于一切,要求依法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原载《科学时报》)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