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校园安全与防范 |
发布时间:2007-08-26 阅读次数: |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维护校园安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请同学们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参与。
为了帮助大学生安全、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消除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以下针对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建议。
一、大学生应如何防盗
大学生的物品被盗事件时有发生,被盗物品一般是学生的生活费、学习用具、衣物及较贵重的财物。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多是父母的供给,财物一旦被盗,将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学生防盗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
1、宿舍防盗:
学生宿舍是盗窃分子行窃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学生缺乏警惕性,互不关心,经常不锁门或门锁被破坏,随意留宿外人或借出钥匙的宿舍,最容易发生盗窃事件。校园内的盗窃案件以内盗为主,针对盗窃案件的特点,我们认为学生宿舍防盗应做到:
(1)思想上高度重视,保护好自己及室友的财物,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照顾,是共处一室的每位同学的责任和义务;
(2)保管好现金及贵重物品。现金最好的保管办法是存入银行并加上密码。密码复杂些为好,不要设置六位相同数字的密码,不要用自己的生日、学号以及通讯工具的号码作为密码,密码不要让其他人知道。贵重物品如手机、录音机、照相机、手提电脑等,不用时最好锁到柜子里;住底楼的同学离开寝室及睡觉前应将现金或贵重物品锁好、放好,以免被人钩走;
(3)保管好身份证、存折以及汇款单。同学们要有意识的把身份证与存折、汇款单分开保管,以免同时被盗后被人用身份证冒领存款及汇款。也要避免将银行卡借他人使用或委托他人代存、取款;
(4)高校学生宿舍都是集体住宿,人员流动频繁,学生短时间离开宿舍不锁门引发的溜门入室盗窃案件发生率最高。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随手关门,宿舍钥匙不离身,不外借钥匙的习惯。在离开宿舍时随手锁门,哪怕是离开几分钟也不例外。最后一个离开宿舍的同学一定要把门锁好。楼层低的同学还要养成离开宿舍时关窗的好习惯;
(5)不在寝室留宿他人。学校明文规定学生寝室不能留宿他人,这是由于留宿他人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很多宿舍被盗就是由于某些同学“引狼入室”。而且,学生宿舍要做到换人换锁,防止钥匙失控,宿舍被盗;
(6)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如果在宿舍区遇到四处走动、东张西望、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同学们要多盘问并提高警惕,及时向楼管员或学校保卫处报告;
发现宿舍被盗后,首先要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或打电话报警,积极配合调查侦破工作,提供可靠线索。另外,如存折或信用卡被盗,要尽快去银行办理挂失手续。
2、校内公共场所防盗:
在学校图书馆、食堂、教室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要留心自己的财物。在图书馆,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存包处。在教室不要用书包占座,短暂离开时不要把贵重物品留在桌上,要随身携带或委托同学保管。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
二、大学生如何防骗
随着社会治安的日趋复杂,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往往在我们年轻幼稚、思想单纯的大学生身上打主意,借结交之机、推销或招聘之名,变换手法,施展骗术,引诱学生上当。主要方式有:
(1)伪装身份,骗取钱财。一些骗子把自己伪装成学校领导、本校师生、名校学生或遭遇不幸者等,直接骗取学生的信任或同情,索要钱财;或以发生意外需要接收汇款为名借用学生的手机,借用学生的存折、信用卡并套问密码,以达到骗财的目的;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常有骗子以帮助办理出国手续、介绍工作等手法为诱饵,达到行骗的目的;
(3)利用关系,寻机骗钱、盗窃。在学生宿舍里,常有一些前来寻访同学、老乡之类的人,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有些同学思想单纯,缺乏经验,轻易相信别人,结果被骗子轻易骗去钱财;
(4)用假手机诈骗,伎俩主要有以假换真、低价贱卖、抵押借款。这种案件的发生率很高,同学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在平时的交往中要注意防范别人,遇到疑问要多方了解,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一旦遇到麻烦应立即向学校保卫处或学生管理部门反映,并注意保留证据,提供线索,协助有关部门的调查,尽量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三、大学生如何防人身侵害
近年来,大学生的人身侵害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其起因各不相同,发生地点校内校外都有,情形不能一一列举。这里仅摘要提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不外露和向外人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单独外出不带大量的现金;
(2)尽量避免独自外出,注意结伴而行;
(3)不要独自在偏远阴暗的林间小道、胡同里行走,不独自在行人稀少,环境阴暗、偏僻的地方停留;
(4)穿戴适宜,不过分暴露,尽量避免深夜滞留在外或晚归;
(5)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
(6)遵守住宿管理规定,不在外租房居住。
四、大学生防火须知
大学校园里,火灾也是威胁我们安全的重要因素。江泽民总书记讲过:“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1、火源
(1)明火:如生活用的炉火、灯火,打火机的火、烟头火、蜡烛火、烧红的电炉丝等;
(2)电火花:如电器开关、电插座、电动机等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
(3)加热自然起火,如蚊帐、纸张靠近灯泡起火,电气设备接触不良、超负荷或发生短路引起线路发热起火;易燃物质在火炉附近被加热起火;
(4)人为因素造成失火,如私接电线,电灯拉到蚊帐里,宿舍中用电炉做饭或取暖,停电后点蜡烛等易造成火灾事故。
2、如何防止火灾在宿舍发生
学生宿舍要防止火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接电源,不违章用电,充电器做到不用时切断电源;
(2)不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3)点蜡烛照明要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4)电源插头及插座必须选用合格品,严禁用裸线线头插接电源;
(5)不使用台灯、床头灯,不要用可燃物直接遮挡白炽灯泡,并要与其他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焚烧杂物;
(7)宿舍内不使用煤炉、酒精炉、电炉、液化气灶、热得快、电饭煲等;
(8)发现电器或电源开关、插座、线路故障应该及时报修;
(9)不在宿舍消防安全通道上堆放杂物。
3、发生火灾怎么办
发生火灾,首先要镇定,保持头脑清醒,应先救人后想办法灭火。如不能及时扑灭要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或打119火警电话。如蚊帐、被子着火可用清水、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灭火。如电器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人身着火,不能跑,应就地打滚。楼梯着火,应用湿棉被等做掩护及早冲出去,如已无法冲出,应想别的办法及早离开,如从窗户或落水管下去。
五、大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须知
常言道:“病从口入。”大学生多是住校生,食品的卫生安全关系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的保证。
大学生应如何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
(1)尽量在学校的食堂就餐。学校的食堂都是高校标准化食堂,由学校统一严格管理,食品卫生和食物来源都有保证。
(2)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要学会看食品标签,看其有无生产者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
(3)不吃街边、露天小摊上的食物,如烧烤,因为这些摊位一般都是临时的,其卫生条件、食物来源都无法保证。
(4)如因食物中毒或食物细菌感染而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不良现象,应及时就医。
六、大学生应如何报警
1、大学生在校园内发生意外,发现或受到不法侵害时,应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或打“110”报警,并说明详细情况,注意收集证据,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
2、大学生在校园外发生意外或受到不法侵害时,应及时打“110”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大学生在校园外被骗时,应保持镇定,稳住对方,伺机报警或向周围群众寻求帮助。
3、大学生发现火灾,应立即打“119”电话报警,并用标准语言报清楚自己的姓名,并详细说出火灾的方位,燃烧物质及火势状况。
(注:本文摘自《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成功导航2005版)
v |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