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媒体关注 >
生命时报:防骗,新生入学第一课(声音)
发布时间:2016-09-05  阅读次数:

    山东省临沂市一名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9900元学费突然昏厥,经过两天多的抢救,最终还是遗憾地走了。这边徐玉玉尸骨未寒,那边临沭县的大二学生宋振宁也在遭遇电话诈骗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逝者已逝,我们不能再对这些单纯善良的孩子苛责什么,但不能不说的是,骗子正是利用了他们的单纯善良。徐玉玉的不少同学表示自己也曾接到过类似的诈骗电话,好在大都识破了。可见,骗子看中的就是大学新生涉世未深,缺乏戒备心理,容易上当受骗。毕竟十年寒窗,一直过的都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了解,对陌生人毫不设防。事实上,骗子的手法往往并不高明,有的甚至是非常低劣,稍加辨别就不难发现其破绽,但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大学新生们很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一步步走入陷阱。

  电影《天下无贼》中,刘德华有一段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他(傻根)凭什么不设防啊?生活要求他必须要聪明起来。作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的确,单纯固然美好,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很容易受到伤害。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即将离开父母,独自到异乡求学,我们应该帮助其认识到社会复杂的一面,加强防范意识,让“防骗”成为入学第一课。

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等一些高校在寄送录取通知书时,专门附上一份安全防范常识,提醒学生上学途中不要轻易和陌生人搭讪,学费存入银行卡,警惕以爱心助学、捐赠、勤工俭学、办理出国留学等名义骗取钱财。这种送“安全课”上门的做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当然,防骗不能只靠临时抱佛脚,广大中小学应定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6-09/02/content_1709328.htm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