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媒体关注 >
央广网:《大学素质导师制理论与实践》在武汉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2016-11-11  阅读次数:

央广网武汉112日消息(记者左艾甫 通讯员刘明杨)素质导师制在武昌理工学院已经探索近二十年,相对普通高校辅导员制有哪些不同?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由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涂方剑教授和党委副书记王海涛博士著作的《大学素质导师制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该书分析了素质导师制与与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的不同,介绍了素质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制度体系以及实践成果,并进行了价值分析,对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实际上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竞争。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解决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原来的知识本位的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然而高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缺少一支致力于学生素质培养的专门队伍,武昌理工学院在此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素质导师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了解,《大学素质导师制理论与实践》全书近20万字,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分为六章,包括素质导师制的提出素质导师的概念与定位素质导师的制度体系武昌理工学院实施素质导师制的初步成效素质导师制的价值探讨

  在《大学素质导师制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武昌理工学院的探索过程,对素质导师制与辅导员、班主任制度进行比较,赋予了素质导师全新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定位,即集非专业素质教育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素质拓展师、素质测评师五种角色于一体,以六导六督为基本职能,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和人生的引路人。

  据介绍,素质导师制的落地为高校素质教育真正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武昌理工学院实施素质导师制以来,各类获奖不断增多,近年来该校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近4000项,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连续两年毕业生签约率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名,优秀校友大量涌现,截止到20165月,学校发掘优秀校友近4000人,成功创业的毕业生近3000人,其中资产千万元以上的近300人。

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161102/t20161102_523238751.shtml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