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媒体关注 >
新华网:武昌理工学院:主推“三维”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6-12-23  阅读次数: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主题为“回归 智享 创赢”的第七届“大国教育之声”论坛活动在京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回归教育本质的初心,关注各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之成就,为“大国教育”聚慧发声。不同于往届活动,今年论坛由上午高峰论坛,下午教育盛宴两部分组成,首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全天的教育华筵。

 活动中,武昌理工学院新闻中心主任刘明杨接受了采访,以下是本次采访的精彩内容:

主持人:恭喜武昌理工学院在本届“大国教育之声”活动中斩获“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这个奖项,能否简单介绍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武昌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经近20年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知名高校。学校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1413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设有12个学院,开设了68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全职教职员工1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24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共15000余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优良,各项指标均超过教育部部颁标准,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均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依山傍水,校园风景如画,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一起被公认为全国十大美丽湖景校园之一。学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拥有众多的唯一,例如唯一独立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任务,唯一荣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唯一设有海外分校,率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获批省级教学科研平台37项等等。

主持人:在您看来,一所成功的高校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在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学校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高校首先要有特色。我校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全国高校中首创“成功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扎实、通适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实现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今后的创业成功与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由校长赵作斌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被评为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推行的成功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全息育人模式、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素质学分制评价模式和创新素质培育模式,简称“1+4”模式。这些特色也让学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2%, 其中2014年、2015年毕业生签约率均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名。

主持人:请您谈谈武昌理工学院对未来的展望?

    学校真心办教育、创新办教育、规范办教育,此次的获奖,体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我校的充分肯定,非常感谢学校师生员工作出的贡献。回顾过去我们倍感振奋,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将以这一次活动为鞭策,把学校办得更好,争取实现学校新一轮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http://education.news.cn/2016-12/16/c_129407400.htm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