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卖萌”引质疑 是一次集体作秀 |
发布时间:2012-07-04 阅读次数: |
D 转型时代: 校长“卖萌”, 也需要深厚“底蕴” 去年,复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上为了学生宿舍不能尽早安装空调以及一位女生没有被拍进毕业照,向学生鞠躬道歉。有人统计,整场不足20分钟的讲话引来14次掌声。 今年六月,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12届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武来成有一段寄语毕业生的话:“你遗憾,或者不遗憾,毕业就在那里,不急不慢;你伤感,或者不伤感,毕业就在那里,或悲或喜。毕业后,你们将从环院学生转变为环院校友。但改变的只是称呼,不变的是永恒的感情。” 校长们的“卖萌”,赢得了掌声,也带来了质疑,有人说此类毕业致辞“是中国大学校长的一次集体做秀,是他们相互之间暗拼学校声誉和理念的表现”。 知名学者陈平原曾撰文批评:“表面看,根叔的演说很生动,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感受;可仔细观察,此乃社论(工作报告)加文艺腔(对偶、排比、夸饰)加网络语言。如此大杂烩,每段话都有特定听众,也都能收获若干掌声,可整篇文章合起来,不成体统。” 校长们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仅仅是个性的原因吗? 《中国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一书作者李清川更愿意从时代背景上进行解读:“根叔”走红有其时代背景,满足了“80后”、“90后”大学生的诉求。因此那句“骂8次”会成为“潮语录”。他认为,“根叔”类校长本应很正常,和大学生共同思考、走近学生,这是新一代大学校长人格化的象征之一。 高教专家杨东平也认为,新一代大学校长出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这时的社会要求校长们要具备做“超人”的潜质:既是学问家、教育家,又是政治家,还是公关专家和理财专家。 |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