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何沦为待业“啃老”一族? |
发布时间:2012-11-03 阅读次数: |
大学生“就业难”真的无解吗?该咋解决? 汉风古韵:政府要多出台些就业扶持政策,比如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等。 爱德思: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打通职业教育上升的通道,让职校学生觉得选择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实现就业,而且可以有继续深造的可能。 深蓝色森林:“社会实践不足”是很多人就业不顺的一个原因。而实习过程中,不少大学生常因“僧多粥少”而蜻蜓点水般进行专业实习,有些实习单位对实习生并不上心,他们难以参与到核心技术等重要环节中。我认为,学校应该多帮学生联系实习的机会,和相关对口企事业建立稳定联系,这样学生去实习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学到点东西。 白美达:现在的年轻人心态容易浮躁,有些只看眼前利益,有些过于功利化,有些则得过且过、消极怠工,这些都不利于年轻人的就业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要培养年轻一代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用冷静理智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前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风为谁飘逸:在如今就业难的现状下,大学生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靠自己的双手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为自己创造一个未来。 崩豆:对于“啃老”问题,在让子女们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家长也应当反思一下,“抱着走”、“育婴式”的教育下,在这种过度呵护的溺爱下长大的子女,以后能有所作为吗?该早日给有“啃老”习惯的孩子“狠心断奶”。 谁家猫猫:比之于一些年轻大学生的就业眼高手低,或为媚官媚富应聘自甘潜规则,或宅在家里当啃老族倾向,最近网上火爆的“90后”的宿管员“小雪阿姨”的就业观更具有弥足珍贵的标杆价值。如果具有这样就业观的人越来越多,就业恐怕不会再那么难了吧? |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