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冯秉超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15-01-27 阅读次数: |
潜心树人五十载 德馨永育桃李芳 ————武昌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冯秉超的故事 冯秉超,男,教授,1941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基础课部教授、终身教授。主持完成省教改课题1项,主编教材2部,获得校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发表专业论文15篇,曾获武昌理工学院“十大校园魅力人物提名奖”。 “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负责。”这是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冯秉超教授在从教生涯中恪守的信条。年过七旬的他,在武昌理工学院可谓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他是该校校史上唯一一个每学期考核等级都是A的教职工;他所授的课程到课率永远是100%,其所带学生皆尊称其为“冯爷爷”;50年执教生涯中,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的一线岗位,成为立德树人的典范。冯教授说:“我的性格适合静下心来安于教学,我也很热爱教学,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是很适合自己的,它带给我很多欢乐和成就感。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我感到高兴,希望能尽力培养更多的人才。” 胸存“五心”,堪称表率 从1964年大学毕业算起,冯秉超教授在教学岗位上已工作50年。2003年,他应邀来武昌理工学院执教。11年来,他每学期的所有考核等级全A,创造了该校校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神话”。冯教授说自己的最大愿望就是做一名“五心级”老师,即“潜心、真心、耐心、苦心、良心”。为人师表者,只有胸存“五心”,才能无愧于心。 冯教授家离学校很远,但年过七旬的他总是坚持每天很早来校。每学期他都会提前完成备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还会针对每届学生的基础不同“量体裁衣”,调整教学内容。” 他虽然平时很忙,但是只要有学生找他,他都会放下手上的工作,把学生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有学生到办公室找他问题目,他总是耐心解答,学生们都亲切地喊他冯爷爷。在他看来,老师不能将学生分优劣,而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特殊素质。 一名学生说:“冯爷爷每天上课都提前十多分钟到,在黑板上画好今天要授课的图。上他的课,要一直集中精神,因为全是‘干货’,稍不注意,就会漏了点什么,觉得自己吃亏了。” “第一堂课一定要精彩,要让第一堂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冯教授说,“不仅内容要生动,老师本身还要主动。在我看来,要当好老师,首先在于态度,其次在于技巧。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和学生交朋友。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才学得进去,才会从心底佩服你。” 对许多学生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冯教授批改作业的认真态度和严格要求。这位老教授对学生的作业从来都是份份批阅,本本批注,冯教授每一本作业你会看到圈画和评语。 |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