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10-06-07 阅读次数: |
一、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当前形势 随着教育从精英型过渡到大众化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中孕育出了一个新的办学群——独立学院,目前经教育部确认的就有近300所,在校生70多万人,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是,其师资队伍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如今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主要专业课程教师大多是反聘二本教师到独立学院授课,因为独立学院刚引进专职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及学缘结构都远没达到应有的要求;然而,根据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及二本教师多年来形成的定势教学,这就使得在某种程度上教师与学生产生逾越不了的隔阂。 首先,“一本”、“二本”的教师惯于培养的是研究型专门人才,而“独立学院”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所以,“一本”、“二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形中会把内容讲得过深、理论讲得超强,这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无疑是勉为其难,造成他们过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很可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在这过程中,也有教师思索过更换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独立学院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无形中导致课 其次,高职高专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得过简、内容单调,又无形中降低了独立学院及其学生的层次,脱离了“本科”培养层次要求,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给独立学院的学生心理造成较大的阴影,像这样“丢了面子还活受罪”的做法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高专的教师同样不适合于“三本”的教学课堂。 可独立学院又是界于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之间的新生群体,前无古人。于是,矛盾便由此而生,这就正是所谓的“作为知识、技能传承帮带的师资,其建设进度远远滞后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难以充分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特点”的矛盾。 于是,严峻的独立学院教学形势就要求我们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特有性质,为新生的独立学院创建一批适合其发展的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然而,具备何种能力的教师才适合独立学院生源的教学呢?独立学院的师资该具备何种要求?这正是问题的核心,广大有识之士思考的关键了。 二、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既然“一本”、“二本”、“高职高专”的教师均不适合“三本”学生的教学,那么,独立学院的教学若要规律有序的开展,就必须启用符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师资,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定位在应用型本科的培养层次,面向就业,授予学生的知识应突出实用、适用、够用和创新的“三用一新”的特点,否则,教与学就不可能互动,教学质量就要打很大的折扣。 (一) 实用 独立学院是为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而孕育出的新的办学群体。为此,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必须仅仅围绕这一办学宗旨,让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和专业设置特点、培养目标、教学要求为依据,根据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所授于的知识充分体现大学本科层次和面向应用性两方面。要达到这一要求,当然对独立学院的师资提出了不可回避的要求。 (二) 适用 “一本”、“二本”的知识专而深、理论强而复杂,它只适用于培养研究型的本科人才,根本就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独立学院学生所应接受的知识应具备内容全面而理论通俗,同时,应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使其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独立学院生源的特点进行自身知识的传播,这也对独立学院的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达到这样效果的知识传授才能体现适用这一特点。 |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