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10-06-07 阅读次数: |
(三) 够用 独立学院培养层次属于本科,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把握“本科”这一层次,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符合“本科”的基本要求,而不应该降低到高职高专的层面。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扎实,社会给予的责任与希望也必然相对更大。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还必须体现层次,符合在新机制、新模式下探索和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让我们的学生不致于大材小用。 (四) 创新 高等教育既然依托新型的独立学院去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那么,教师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传帮带,若没有一点新颖独到的教学手段、所授的知识不能体现应用性,甚至永远摆脱不了“一本”、“二本”、“高职高专”条条框框,怎能去胜大任?所以,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体现与众不同,突出创新。 三、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根据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及其师资建设该有的特点,我们该寻求一个怎样的途径去解决目前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如何去建设一套独立学院所独有的“面向应用、面向职业、面向能力、面向实践”的教师队伍?这正是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的明确,有选择性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与社会的岗位(群)的需求紧密相联系。为此,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师资规划,有目的的引进重点人才 根据独立学院发展的需要,做好师资规划,明确人才引进重点,以重点带动整体,由点及面,促进独立学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是要把“三个面向”作为人才引进重点,建设合理的师资梯队。第一要面向大师。作为一个本科高校,尽管是“独立学院”,如果没有一个学科的中坚力量,这恐怕戴不起“本科”这顶“高帽”,所以我认为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中也应适度引进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学校学科梯队建设的中坚力量。二是要面向应用。独立学院的定位一开始就说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努力,若我们的师资都只懂理论不懂应用甚至不知何为实践,那我们怎能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为社会所用?这样一来,独立学院号称“本科”又区别于“普本”该作何种解释?所以,要体现我们独立学院的层次和特色,我认为大力引进能把握社会人才市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中的另一中坚力量是合理的。三是面向学历。根据人才市场动态,制定合理政策,加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引进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作为高校,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在学科上的侧重点,要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对学校重点发展专业、学科,对人才稀缺度较高的专业、学科,在人才引进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确保这部分人才的顺利引进。 |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