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信息公告 >
武昌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8-05-11  阅读次数:

四、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中心地位日益巩固

1.提高认识,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生命线的观念,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利用校报、广播、学校网站等媒介,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宣传学校办学理念,服务学校工作大局,大力强化教学中心地位。通过加强学风教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使全校师生员工振奋精神、统一认识、焕发活力,充分认识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生命线的思想,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处于学院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的观念。

2.领导重视,重点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学校在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要点中都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明确校、院两级负责人是本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学副院长具体抓教学工作,各学院定期以教学工作为主要议题召开教学专题会议;建立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状况,指导、督促教学日常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3.全员服务,全面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学校着力营造浓厚的教学工作氛围,在全校上下各个职能部门的全体人员中,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全员服务思想,明确规定各个职能部门要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全面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二)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情况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学校推行成功素质教育包括专业素质教育、通适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确立到实施,包括教学条件准备、教学标准制定、教学组织实施、教学结果测评四个阶段,后三个阶段又包含若干个教学环节。为了使学校成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依据校情确定了十九项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包括:(1)本(专)科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和各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3)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教学大纲;(4)课程设计基本要求;(5)专业实习教学大纲;(6)实训工作基本规范;(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展示、展演等)工作规范及实施细则;(8)教学日历填写要求;(9)教案、电子课件基本要求;(10)“三问”辅导答疑基本要求;(11)“三习”题布置与批改基本要求;(12)“开发内化”教学基本要求;(13)试题库建设与验收标准;(14)平时成绩管理规范;(15)素质测评质量标准;(16)测评命题与试卷管理规范;(17)阅卷工作规范;(18)重修重评规范;(19)教研活动基本规定。

十九项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基本涵盖了教学工作全过程,全校师生员工在教学工作中对照标准严格执行,是学校教学质量稳定且不断提升的基本保证。

2.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制定与责任落实

学校教务处和测评中心、各学院是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控者,系(室)和教师是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执行者,学校教学督导室是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监控者。

教务处和测评中心负责制定本(专)科培养方案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实践教学基本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展示、展演等)工作规范、教学日历填写要求、“开发内化”教学基本要求、试题库建设与验收标准、平时成绩管理规范、素质测评质量标准、测评命题与试卷管理规范、阅卷工作规范、重修重评规范。同时要负责对各学院落实上述规范、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对教学质量优异的典型及时总结并在全校推广。

学院负责制定学院内各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基本要求、专业实习教学大纲、实训工作基本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展示、展演等)工作规范的实施细则、教案、电子课件基本要求、“三问”辅导答疑基本要求、“三习”题布置与批改基本要求、教研活动基本规定。同时要负责对院内各系(室)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落实上述规范、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对教学质量优异的典型及时总结并在全院推广。

教学督导室负责依照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对全校教学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制定教学工作“十查”标准,规范教学检查工作。同时发现教学工作质量优异的教师和院系,向学校推荐加以推广。

3.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与反馈

对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的方法主要有:听课检查、视频监控、实践教学现场检查、教学档案(制度文件、质量标准、教学日历、教师教案、学生“三习”作业、教师对学生“三问”的回答、试卷、成绩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作业、实习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等)检查、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调查等。通过教学质量责任人对照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自查、系(室)教师间互查、学院和学校督查等方式进行教学质量监控。

对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结果的反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口头个别反馈,书面反馈。反馈的对象是教学质量责任人(单位)或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发现的个案问题通过个别交谈给予指正,对局部问题通过参加系(室)教研活动或学院教学工作会议提出改进意见,对具有全校共性的问题通过督导台账和教学简报反馈给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促使学校尽早发现教学问题、尽快改进教学工作。

各教学环节质量责任人应积极主动接受学校各级教学检查,虚心接受反馈意见,认真进行工作整改。学校通过检查——反馈——改进——复查这样往复的教学质量监控,可以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4.教学质量监控结果

学校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强化课程与教学水平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综合评价实行教学督导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课程与教学水平评估科学、客观、准确、公正。

(1)教学督导

强化教学督导职能,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督”到关键点,“导”到主方向。教学督导查教学资料(教案、大概、日历、三习、PPT)、查作业、查试卷、查论文、查实验实训、查“三问”、查答疑、查教研、查监控、查通识素质测评。采用个性化反馈、督导台账、督导月报、个别约谈等方式进行全面督导。全年共听课250人次。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反馈教学督导听课信息及其反映的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方面情况,全年共编印24期《教学督导台账》、8期《督导简报》,全面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状况,效果显著。试卷统分、登分失误直线下降。2016年春节开始由学校对2015年秋季期末试卷核分,全校查错近千分,2016-2017学年下半学期,进行三次核分,全校差错只有几十分;不及格率全面下降,班级不及格率超过30%的对老师实训扣分、降档。实现这一制度后,全校不及格率全面下降。2015年春季查2014年秋季试卷时,全校不及格率超过30%的班次有62个,通过连续三年的整改,现在全校只有10个班次,且主要集中在高数这一块。

2)视频监控

为了加强课堂管理,学校在每个教室安装摄像头,建立了视频监控体系。并且,安排校、院、处室领导、素质导师、行政人员组成“三人视频监控小组”,每半天一组进行视频监控,小组3人须同时观看,适时切换,确保在本组查课值日时间内查到每一个教学课堂,且重点查看教务处指定的8个课堂。教务处每月汇总监控记录并进行全校通报。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安排129人次参与课堂视频监控,共检查了361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课堂视频监控记录共1016条,其中查出1892名学生有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睡觉等违纪情况,有171名教师课堂管理效果较好。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共计120人次,共检查了294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课堂视频监控记录共984条,其中查出1267名学生有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睡觉等违纪情况,有80名教师课堂管理效果较好。

(3)部门检查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学工处等)对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实行全面的监控和考核。开学初查教师备课情况,期中进行常规的教学检查,期末重点检查出卷、评分等。通过这些检查,教学管理部门能够对学院教学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督与指导。

4)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是课堂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价机制的主体。一般来自三个层面:一是期末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综合测评;二是班级学生信息员每月一次教学情况信息反馈;三是每学期一次的学生代表座谈会对任课教师的评价。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作为教师期末测评的主要依据,结果将与工资奖金挂钩。

(四)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与质量保证

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订了师资队伍培训计划;评选学校“优秀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访学进修,先后有多名骨干教师被选送参加进修、访学或培训。当年参加培养培训教师数总计1091人次,其中攻读博士学位3人,境内进修人次数1086人次,境外进修人次数2人次。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